何謂食療養生?食療養生就是用國家法定的食品類產品和生活中常見的“蔥、姜、蒜、花椒、韭菜”等食物來調養身體的非醫療養生方法。例如:指導積食消化不良的人吃山楂;指導長期處于疲勞無力、無食欲、虛腫的人吃蜂王漿;指導脾腎陽虛的人吃肉桂;指導風寒感冒的人喝姜糖水;指導慢性關節炎的人吃胡蘿卜、芹菜、香蔥、韭菜、菊花菜、辣椒、生姜、胡椒、羊肉、狗肉、蛇肉等活血、驅風、化濕、御寒的食物……
傳統醫學認為可食之物皆有藥性,均離不開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和溫、熱、寒、涼、平五種屬性。藥食同源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他們本是同胞兄弟。
例如:在人們常吃的食物中,小麥,味甘甜,外皮性寒,肉性溫,故面粉屬溫性;入脾經、心經、腎經,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之功能。西瓜,味甘甜,性寒,入脾經,心經,有消煩止渴,解暑熱,治療咽喉腫痛,寬中下氣,利尿,止血痢,解酒毒,但因性寒,多食則易傷脾。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西瓜,甜瓜,皆屬生冷食物,世俗之人多自認為聰明透頂,取它清熱止渴之愉快而多食,不知它的傷脾助濕之害處?!蔽覈钤绲乃帉W專著《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類。
上品藥“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狈渤陨掀分?,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谷養生相佐,以致壽老。我國民間有用枸杞子,菊花,蓮子,山藥,百合等藥物煲湯,燉雞,煮粥,泡茶的習慣,而這些藥都是衛生部門文件規定既可做藥又可做食的藥食同源之物,如果辨證進行調養,不僅可以調節精神,補養身體,還可以促進身體的發育和病后的康復,同時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對人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傳統醫學平衡定位理論認為:“陰陽平衡百病自愈,陰陽失衡雜癥叢生?!敝嗅t認為:機本衰弱,失健或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意味著陰陽失衡,其表現為機體平衡功能失調所反映出來的各種病理狀態。中醫素有“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而食物有他本身的性能,和藥物性能一樣,也包指氣、味、升浮,沉降,補瀉等內容,因而具有平衡陰陽之功能。
學習食療養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運用藥食同源的食品和食物來進行非醫療性質的養生生活調養,以促進機體的陰陽平衡,對人體有百益而無害。